2015年11月26日星期四

这样的小孩最慷慨~~


劝人向善是宗教的一个典型特征:信徒当以同情心对待他人,牺牲小利来成全大义。但说到慷慨待人,无宗教信仰的孩子似乎表现得更加大方——这是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来自全世界的1170个孩子参与了这场实验。有宗教背景的孩子们——尤其是穆斯林儿童——还表现出一种较强的审判倾向:他们指出别人的行为失当处,并要求其受到惩罚。这项研究所进行的大规模分析在同类研究中尚属首次。研究表明,在孩子身上,宗教教育不一定能规范其道德行为。
沃伦·康沃尔:无宗教信仰的孩子更慷慨
“研究结果证实了我们的猜想:道德教育的世俗化并不会减少人性中的善意,事实恰恰相反。”约翰·笛瑟忒说,他是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神经发育系统专家,也是这项研究的领头人。

过去的研究已经在质疑“有宗教信仰的人在道德上胜过无宗教信仰的人”这一陈词滥调了。在问卷调查中,有宗教信仰的人群所做的善举要多过无宗教信仰的人群。但并不清楚这一事实是否准确,或有所夸大,也不清楚这种“无私精神”是否多半属于宗教人士。在测试慷慨大方的试验里,结果是形形色色的。在一项研究里,当宗教人士与非宗教人士读了一段含有如“灵”、“上帝”等宗教字眼的段落后,他们都更愿意与陌生人分享财物;而在读到包含诸如“警察”等世俗权威的字眼时,人们也会变得比平时更慷慨。另一项研究发现,虔诚的信徒和其他人一样,会对一个需要帮助的陌生人视而不见。

这项新研究针对6个国家(加拿大、中国、约旦、土耳其、南非、美国)的孩子进行,这些孩子里有510名穆斯林,280名基督徒,以及323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孩子。这项在全球范围内调查儿童宗教教育与道德行为一致性的空前大规模研究主要注目于道德行为的一个方面:无私。或者说,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而给别人好处。

实验工具是儿童世界的通用“货币”:贴纸。参与实验的一组5到12岁的孩子先单独同大人碰面,他们能从大人手上挑选10张自己最喜欢的贴纸。之后大人告诉他们,自己没有时间把剩下的贴纸分给(虚构的)班级里的其他人了,如果这些孩子愿意,可以把自己手上的贴纸放一些在信封里,同班上的其他同学分享。研究者就以放在信封内的贴纸数来判断哪些孩子更加慷慨。

没有宗教背景的孩子留在信封里的平均贴纸数是4.1张,明显超过了信仰基督教的孩子(平均3.3张)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孩子(平均3.2张)留下的贴纸数。此外,通过一项针对家长的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宗教信仰越虔诚的家庭,孩子反而越自私。研究显示,尽管孩子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国籍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但都没有宗教背景发挥的作用大。在年长些的孩子身上,这种差别最明显:在有宗教信仰的孩子当中,年龄越大,不愿同人分享的人数也越多。

参与实验的孩子还看了一段录像,录像里的一个孩子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比如说把人挤开。之后孩子们被要求给那个“坏孩子”的行为打分,并说说他们想怎么惩罚这个孩子。没有宗教信仰的孩子倾向于原谅,而平均看来,穆斯林孩子们的看法最为严苛,提出的惩罚方式也比其他所有儿童提出的来得严厉。笛瑟忒说他不确定为什么会这样。

笛瑟忒主要研究儿童道德观的出现与发展,他认为有宗教信仰的孩子之所以会自私一点,也许可以用“道德性许可”来解释:也就是说,当某人视自己为“道德正确”时,她/他就会觉得自己有权——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做一些错事。

以色列海法大学心理学家、宗教心理学专家本杰明·拜特-哈勒米说,因为研究的对象是来自不同文化的这么许多孩子,这项研究提供的视角发人深省。他怀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许多有宗教信仰的地区都仰赖着外在权威和神罚的震慑。他说,在宗教家庭长大的孩子是在一种更高力量的监视下学会了服从,而在世俗家庭长大的孩子服从的则是“要做正确的事”这一道德规条。所以,“当外在力量消失时,无宗教信仰的孩子会表现得更好。”

这项研究的结果同以前针对成人的同类研究结果大相径庭。俄勒冈大学心理学家阿齐姆·谢里夫说,他的分析同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反:总体来说,之前的研究全都表明,成人在面对这类道德测试时,其宗教背景并未发挥如此大的作用。

“这同以往的研究结果有出入,所以我,还有其他人都要考虑一下,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谢里夫说,他称赞了研究的规模和深度。他认为这些新发现也许反映了儿童不同于成人的发展阶段。此外,他也指出这类控制性的实验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行为。

笛瑟忒把这个研究进一步扩展到了14个国家,目前他正在探索为什么宗教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分享意愿。“我猜得到的结果跟这次的结果会是一样的。”他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